- 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秋天》說課稿 推薦度:
- 說課稿 推薦度:
- 美術說課稿 推薦度:
- 《背影》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望天門山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天門山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望天門山說課稿1
微課名稱
古詩“望天門山”
視頻長度
5分
知識點來源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古詩兩首
知識點描述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預備知識
聽本微課之前需了解的知識:認識生字詞
教學類型
講授型
適用對象
小學三年級學生
設計思路
通過學習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情背景。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
教學過程
內(nèi)容
時間
片頭
內(nèi)容:古詩背景,標題和作者。
5秒
正文講解
第一部分內(nèi)容:朗讀古詩,顯現(xiàn)詩中情景。
23秒
第二部分內(nèi)容:古詩背景介紹理解字詞,講解詩句
128秒
第三部分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朗古詩
22秒
結尾
再見
3秒
自我教學反思
對于古詩的教學新課標要求:理解詩中字詞的意思和詩句及全詩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和背誦古詩。常年在低年級任教,能有微課進行教學,這不但能減輕老師負擔,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微課視頻上傳到資源平臺上,學生課后還能進行學習。通過教學實踐,感覺學生掌握情況比傳統(tǒng)學習方法好多了。
望天門山說課稿2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三年級語文上冊21課古詩兩首中的《望天門山》。下面,我將從說目標,說教法,說學法和說教學流程,說教學反思五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學目標:
1、會認“斷、孤、帆”等個生字。正確認讀“中斷、楚江、至此回、相對、孤帆”等詞語。并能聯(lián)系上文理解“至此回”,重點指導書寫“楚”。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學習通過想象,抓關鍵字來的方法來品讀古詩。
3、背誦古詩,并能用自己的簡單說出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情感,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我確立此目標有以下四點依據(jù):
一是基于對課程標準學段目標的理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第二學段目標中也指出“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朗誦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p>
二是基于對單元重點項目的理解:
本單元以“壯麗的祖國山河”為主題來展開學習,通過閱讀,能夠從多個側面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進一步熱愛祖國以及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是基于對教學內(nèi)容的認識:
本篇古詩描繪的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景色。
四是基于對三年級學生學情的認識:
三年級的學生在二年級上冊的第三組課文和二年級下冊第三組課文的學習中,學生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學生對祖國的山河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在古詩中去感悟祖國的大好山河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
據(jù)此我將教學重難點確定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學習通過想象,抓關鍵字來品讀古詩的方法;背誦古詩,并能用自己的簡單說出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情感,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二、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為此我采用“朗讀法”、“引導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自己獨特的情感經(jīng)驗。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要體現(xiàn)新課標提出的“以生為本”的理念。因此,我將引導學生運用自主探究法、朗讀感悟法,讓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想象,抓關鍵字來品讀古詩的方法,體驗詩人的情感,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四、說教學過程:
?。ㄒ弧ⅲ?/p>
?。ㄔO計意圖:聯(lián)系舊知,以及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以一個主問題:作者是怎么望天門山來貫穿整首詩。)
?。ǘⅲ┏踝x詩文,初悟詩意。
?。ㄔO計意圖:古詩教學的基礎是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所以讓學生先自由讀,然后抽讀,老師范讀,學生試讀,展示讀等多種讀讓學生能真正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文。)
?。ㄈⅲ┫胂螽嬅?,找出景物
(設計意圖:通過劃節(jié)奏再讀,以想象畫面來品味詩文,找出詩中寫景的詞語。有詩文初步整體把握。)
?。ㄋ?、)想象畫面,感悟詩境。
?。ㄔO計意圖:在想象中,感悟詩文的情景,并通過朗讀,品味天門山的氣勢,長江水的澎湃。)
?。ㄎ?、)找關鍵字,品觀望點
?。ㄔO計意圖:通過找文中能體現(xiàn)出李白觀望天門山的一個字,讓學生通過接讀感悟“出”字的好處。)
(六)入情入境,深悟詩
(設計意圖:出示作者作詩的背景,讓學生聯(lián)系背景來理解作者寫這首詩的心境。再通過引讀,深入感悟山的熱情、水的澎湃都是因為詩人喜悅的心情。)
?。ㄆ?、)作業(yè)
(設計意圖:將課內(nèi)學習延伸到課外,豐富學生的知識,增長學生的見識。通過對閱讀材料的補充,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五、說教學反思
1、這是第一次公開上古詩課,自身還是有些拿捏不準這節(jié)課到底該怎么來上,所以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感覺不夠精準,特別是制定的教學重難點上,我制定的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學習通過想象,抓關鍵字來的方法來品讀古詩;背誦古詩,并能用自己的簡單說出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情感,培養(yǎng)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但在實際教學下來,感覺學生自己的理解還是不夠,課堂上對古詩的理解主要是老師的教授,總感覺學生雖然有想象,自己也有說,學生內(nèi)心的感悟還有些欠缺,特別是中等偏下的同學,理解起來還是有些難度。
2、本課中本來是有拓展,讓學生讀一讀李白所寫的另外一首詩《天門山》,但因為突然停電,我就把這個布置成了作業(yè),如果在課堂上讓學生去讀的話,也許效果會更好一點。以上就是我的說課,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望天門山說課稿3
一.緊扣特點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語文版五年級上冊一首古詩《望天門山》,這首詩是李白25歲時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地乘舟順江而東,在經(jīng)過安徽省當涂縣的東西梁山時寫下的,當時的李白年輕浪漫,一派天真,充分顯示了豐富的想像力。
《望天門山》共四行詩,全詩從“望”字著眼,前兩句描寫山川氣勢。第一句先寫山,天門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隔斷,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水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這兩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靜止的,詩人卻用“中斷”“開”這些詞從動的方面把它寫活了;第三、四句是寫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著陽光順流而下,感覺兩岸的青山相對而來。非身臨其境者,不能有這樣的體會,也不可能寫得如此傳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來代表一只船,這“一片孤帆”把天門山點綴得活潑起來,展現(xiàn)了生動優(yōu)美的意境,使讀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門山的壯麗風光。
《望天門山》這首詩借景抒情的古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色和內(nèi)心體驗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的情感,根據(jù)選編這首古詩的目的,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字詞的理解,進一步領會詩意,進入詩情,品味大詩人李白詩作的藝術魅力,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領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成了教學目標之一,另外學習方法的指導也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又為以后學習古詩打下基礎,據(jù)此,我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能目標)
2、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的意境(情感目標)
3、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技能目標)根據(jù)學生實際,我認為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是教學重點,難點是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二、教法學法
1、教法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教學法,圖文結合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嘗試教學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像來體會詩中的景象,以此來落實重點,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更加愛祖國,以此突破難點。
2、學法學生通過讀讀畫畫,做嘗試練習,與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
三、教材設計說明
這首詩有景有情,詩中有畫,從這一處入手,我設計了“知詩人解題意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拓展閱讀”這一模式作為教學步驟。在本詩教學中,我還給學生獨立思考自由發(fā)揮想像的空間,因此,在備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為著眼點,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強調(diào)學生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在本次教學中,我適時安排自學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方法理解詞義,給學生創(chuàng)建自讀自悟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時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師生互助”,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本課的教學設計較好地去體現(xiàn)“以讀為本”的語文學習理念,讀書方式多而有效,有自主練讀,有示范讀,評價性讀,集體朗讀,男女生分讀,背讀。學生在一遍遍的朗讀、一輪輪的交流、一次次的探究的過程中,領悟詩的意境,情感得到升華。
望天門山說課稿4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所以我們的教材從第二冊就安排了古詩內(nèi)容的學習,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這首詩都描繪了祖國山川景色,抒發(fā)了贊美之情;
《望天門山》頭兩句描寫山川氣勢。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寫山,天門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寫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著陽光順流而下,感覺兩岸青山相對而來。詩歌通過對天門山景象和內(nèi)心體驗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樂觀豪邁的情感?!锻扉T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詩中有畫?!?/p>
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難懂字詞的意思,并通過詞義理解達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再則,《望天門山》是《古詩二首》這課中的第一首詩,也是學生在本冊中接觸到的第一首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又為本課第二首詩的教學打下基礎。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以下四個數(shù)學目標必須在教學中得以貫徹:
一、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能目標)。
二、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標)。
三、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三、四為技能目標)
在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感情,朗讀和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達到。掌握方法,欣賞意境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學生有發(fā)展的余地。
針對教材,針對目標,《望天門山》這首詩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步: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認識的詩人。這樣可為后續(xù)學習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2.簡介作者李白
(著名詩人),導入新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明確日標,嘗試學習。
明確學習目標,可讓學生知道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要學會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四年級的學生畢竟不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疑難。這樣可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這首詩的、二兩句中關鍵詞多,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估計一般的班級能在嘗試中學懂的人不多。
第三步:采用扶放結合的教學方法。
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解說:引導學生想像與聯(lián)想,實現(xiàn)從文字信息到畫面信息的轉化,從而進入意境,實現(xiàn)閱讀價值。改寫并不等于古詩今譯,教師應使學生明確這一點。)
問題的回答不要求面面俱到,能扣住詩歌語言做出自己的分析即可,對學生的解答應多加肯定、鼓勵。
1.扶學生學習第一句。
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斷、開、回、出、來這幾個難懂詞的意思。
注:斷、開、回、出、來聯(lián)系實際,展開想象法。
指導學生串講句意。
最后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
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提高審美趣味,豐富個人感情世界,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學些什么呢?
這樣扶著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何學。
2.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先指導學生看教學圖,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這個難點。
再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淺顯易懂,況且通過一、二句的教學,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大多數(shù)同學能自己學懂。
這樣,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后匯報,教師了解反饋,及時糾正。
4.讓學生串講全詩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我采用兩種方對學生進行意境欣賞的指導。
1.緊扣詞句。
讓學生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
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提供像、簡直等詞幫助學生描述。)
2.想象畫面法。
提示:在舟中望天門山。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這樣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nèi)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品味詞句,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nèi)容,從認識上得到提高。
第五步:指導誦讀詩句。
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匯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2)讀出節(jié)奏感。
分辨重音區(qū)別語調(diào)劃分節(jié)奏
3.改變形式,反復誦讀。
(范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扮演角色讀)
第六步:總結方法,布置作業(yè)。
我這堂課的設計,突出詞義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賞這兩個訓練點,以學法指導為主線,注重智力與技能的培養(yǎng),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參與性,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力求改變古詩教學中講詞意→記內(nèi)容→背中心這種機+械呆板的舊模式,讓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望天門山說課稿5
一. 緊扣特點 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望天門山》,這首詩是李白25歲時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地乘舟順江而東,在經(jīng)過安徽省當涂縣的東西梁山時寫下的,當時的李白年輕浪漫,一派天真,充分顯示了豐富的想像力。
《望天門山》共四行詩,全詩從“望”字著眼,前兩句描寫山川氣勢。第一句先寫山,天門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隔斷,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水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這兩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靜止的,詩人卻用“中斷”“開”這些詞從動的方面把它寫活了;第三、四句是寫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著陽光順流而下,感覺兩岸的青山相對而來。非身臨其境者,不能有這樣的體會,也不可能寫得如此傳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來代表一只船,這“一片孤帆”把天門山點綴得活潑起來,展現(xiàn)了生動優(yōu)美的意境,使讀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門山的壯麗風光。
《望天門山》這首詩借景抒情的古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色和內(nèi)心體驗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的情感,根據(jù)選編這首古詩的目的,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字詞的理解,進一步領會詩意,進入詩情,品味大詩人李白詩作的藝術魅力,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領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成了教學目標之一,另外學習方法的指導也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又為以后學習古詩打下基礎,據(jù)此,我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能目標)
2、 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的意境(情感目標)
3、 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技能目標)
根據(jù)學生實際,我認為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是教學重點,難點是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二、教法學法
1、教法 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教學法,圖文結合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嘗試教學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像來體會詩中的景象,以此來落實重點,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更加愛祖國,以此突破難點。
2、學法 學生通過讀讀畫畫,做嘗試練習,與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
三、教材設計說明
這首詩有景有情,詩中有畫,從這一處入手,我設計了“知詩人解題意 抓字眼明詩意 想意境悟詩情 拓展閱讀”這一模式作為教學步驟。在本詩教學中,我還給學生獨立思考自由發(fā)揮想像的空間,因此,在備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為著眼點,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強調(diào)學生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在本次教學中,我適時安排自學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方法理解詞義,給學生創(chuàng)建自讀自悟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時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師生互助”,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本課的教學設計較好地去體現(xiàn)“以讀為本”的語文學習理念,讀書方式多而有效,有自主練讀,有示范讀,評價性讀,集體朗讀,男女生分讀,背讀。學生在一遍遍的朗讀、一輪輪的交流、一次次的探究的過程中,領悟詩的意境,情感得到升華。
望天門山說課稿6
說教材
《望天門山》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中的第一首古詩。這首詩是李白25歲時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地乘舟順江而東,在經(jīng)過安徽省當涂縣的東西梁山時寫下的。當時的李白年輕浪漫,一派天真,充分顯示了豐富的想像力。 《望天門山》共四行詩,全詩從“望”字著眼,前兩句描寫山川氣勢。第一句先寫山,天門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隔斷,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水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這兩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靜止的,詩人卻用“中斷”“開”這些詞從動的方面把它寫活了;第三、四句是寫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著陽光順流而下,感覺兩岸的青山相對而來。非身臨其境者,不能有這樣的體會,也不可能寫得如此傳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來代表一只船,這“一片孤帆”把天門山點綴得活潑起來,展現(xiàn)了生動優(yōu)美的'意境,使讀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門山的壯麗風光?!锻扉T山》這首詩借景抒情的古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色和內(nèi)心體驗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的情感,根據(jù)選編這首古詩的目的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斷、楚、孤、帆”四個生字。 2、能正確背誦和并試默寫《望天門山》。 3、了解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教學重點正確讀寫“斷、楚、孤、帆”四個生字。能正確背誦。教學難點了解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默寫《望天門山》。
說教學法
眾所周知,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語文教學離不開讀,只有多種形式的讀才能讓學生讀通課文,才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所以本課教學我采用以讀為主,以練習為輔的教學法,目的是讓學生在讀練中讀熟課文,能背誦課文,體會詩意,并達到鞏固所學知識。
說教學過程
如何讓學生學有所獲,學得扎實,我以這一教學理念設計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背誦本首詩《望天門山》,因為之前在誦讀古詩中已讀過,有的學生也已會背誦。當學生背之后,根據(jù)學生的背誦情況,組織學生再讀古詩。
二、以讀為主,并結合練習題加強讀和寫。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給學生的時間會多些,目的是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讀課文。同時交給學生任務去讀,這樣讀書更有效。因此我交給學生讀書的目的是讀準每個字的字音,讀順每一句句子,遇到不懂的字圈一圈,畫一畫,做上記號。學生讀時,我巡視指導了解情況。之后檢查讀書的情況。采用師生互對詩句,生生互對詩句,男女生比賽背誦。學生讀時組織全班評價。接著出示改正題。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清山相對出
狐帆一片日邊來
詩句中少了標點符號和學生容易寫錯的同音字“清”和“青”,“狐”和“孤”。讓學生從中找出并改正,目的是幫助學生改正在書寫和默寫容易犯的錯誤。最后,指導學生背誦。之后出示口答填空題,并試寫出字來。
天門中( )( )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 )( )一片日邊來。
這道練習題目的是引出所要學習的四個生字,達到在學習古詩中學習生字。
經(jīng)過多種方式的訓練讀背和識記,學生已能順利地背熟古詩。
三、了解詩意,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試根據(jù)詩意默寫古詩
課程標準指出,第二階段對古詩的教學只要求學生了解詩意,不必要做過多的解釋。所以當學生已能正確地背誦了古詩,我相應地出示本首詩的詩意,要求學生根據(jù)詩意來說詩句,讓學生在讀詩意和詩句中鞏固古詩也從中了解詩人寫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也能體會詩人的感情。
望天門山說課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行: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長春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九版塊古詩《望天門山》,一談到古詩教學,我們就可能會感到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為它是古的語言,我們也只能通過詩來對那個時代,那種情景,那個人進行遙想。因為古詩需要講的多,而課時卻很少??梢坏┦裁炊贾v了,詩的意境就蕩然無存了。在我們一般的古詩課上介紹一下作者,解釋一下詩意,抄一抄詩句,就算完成任務。可是,我想一首好詩,經(jīng)歲月的洗滌,文化的積淀,如同濃縮的精華,是應該值得細細品味的,下面我就以《望天門山》一課來說一說我對古詩教學的一點看法。
新課標中指出“古詩教學中要注重在誦讀的過程中體驗情感,理解內(nèi)容。”根據(jù)這一標準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特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吟唱詩歌,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開課的時候,我以吟唱的方式來引出這首詩,既渲染了古詩的韻律美,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學習、探究詩意: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彼栽谶@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在教會學生怎樣去讀古詩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學習這首詩的內(nèi)容。并及時進行匯報交流,在交流中,我注重了抓關鍵字詞去理解詩句,教會學生怎樣去讀出自已的感受,讀出自已的韻味。而且還相機進行了板畫,使學生能更好地進行理解內(nèi)容。
三、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古詩教學最難講的就是意境,詩以情而發(fā)。情景交融,就是意境。
一首詩,除了理解詩句外,我們更應該讓學生們體會到詩的真正內(nèi)涵,體會到這短短的幾個字中所蘊含的情與景。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我以后人對這首詩的評價,順勢導出這首詩所表現(xiàn)的氣勢,并以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來描繪出具體的形象,反復進行誦讀,讓學生真正地走進詩中,走進這首詩的意境當中。
四,拓展練習、總結學法:
為了加強這種意境體會,我又出示了李白的另外一首詩《天門山》讓學生感受。
最后,我總結了學習古詩的方法,讓學生根據(jù)圖畫,抓關鍵字詞進行了背誦。
我想古詩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的閱讀和感悟,在于學生能否真正走進文本的意境中去,所以在教學當中,我們應該緊緊圍繞《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求,認真品味這精辟的詞句,進一步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最后,用竇桂梅老師曾說的話來結束今天的說課內(nèi)容:“語文教改在何處,就在古詩吟誦處!”
【望天門山說課稿】相關文章:
1.望天門山說課稿